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暑期“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团“闽乡的诱惑”实践队,从学校出发,前往厦漳泉地区,调研闽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启为期十二天的非遗之旅。
7月24日—7月26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闽乡的诱惑”实践队告别漳州,前往厦门地区。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之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了我们此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一站。
走访参观,了解非遗
为更好地了解厦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前往思明区、湖里区,同安区进行分散式调研。实践队在湖里区见证漆宝斋匠人们的独特创新,于思明区感受沙坡尾文化的活态展示,体会装裱与修复技艺的神奇魅力。
图为漆线雕宣传顾问廖老师为队员进行介绍(实践队供图)
在吉祥绳结传习所,琳琅满目的绳结或悬挂于空中,或摆放在展台,形态各异,精巧细致,令队员们不禁驻足欣赏。传承人邱老师向队员们讲述了绳结的各种编法和寓意,同时介绍到:“闽南结绳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式,通过结绳,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
在这几天里,实践队深入厦门的大街小巷,从鼓浪屿的悠扬琴声到同安区的银城风光,从南普陀寺的晨钟暮鼓到中山路的历史街区,每一处都留下了实践队探寻非遗、感悟文化的足迹。
技艺体验,感受非遗
在思明区,实践队队员们尝试拼搭王船模型,品味南普陀素饼的古法风味。在同安区,实践队队员们学习传统薄饼的烤制技艺,亲身体验锡雕的千锤百炼。在湖里区,与漆器制作进行亲密接触,从调配漆料到描绘图案,实践队队员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刷涂。
在新锡锡雕工作室,实践队队员们在第四代传承人郑天泗、庄亚新夫妇的指导下,队员们尝试亲手制作锡杯。锡雕制作复杂,需经压板、锻造等多道工序,使用木槌、剪刀等数十样工具,每一项都代表着匠人精神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在体验制作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每件锡雕作品的背后都是匠人们千锤万击的用心和耐心。
图为队员们体验锡雕制作技艺(实践队供图)
探讨交流,助力非遗
为了更好地助力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队与非遗传承人们们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探讨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共同探索非遗创新发展新思路。
在调研厦门沃头蠔干粥时,对于非遗的产业化与传承问题,传承人蒋才建老师提出“为传承而产业化”的理念,表示“不能为了产业化而传承,而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而选择产业化。”并指出要积极通过社交媒体和宣传平台吸引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为非遗注入新生力量。而在调研蔡氏漆线雕时,实践队与传承人蔡老师围绕宣传创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蔡老师指出:“宣传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宣传创新,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喜欢非遗,从而自觉保护与传承非遗。”
图为队员们与传承人蔡老师进行交流(实践队供图)
队员们十分认同蔡老师的观点,同时,实践队还与蔡氏漆线雕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希望共同为非遗的宣传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对厦门市非遗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入挖掘,更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实践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非遗传承人、记录整理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了厦门市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发展现状,为厦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实践队队员们亲身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不易,而非遗传承人们对非遗的热爱和坚守,为实践队坚持弘扬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注入力量和信心。
寻闽之源,拾闽之粹,“闽乡的诱惑”实践队将继续为弘扬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稿:“闽乡的诱惑”团队 张承志
摄影:“闽乡的诱惑”团队
标签: